近日,58岁的李先生(化名)因发热半年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局部灵敏度,此前他已经辗转了多家医院,多项检查未显示异常。在深圳市三医院卢洪洲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活菌代谢标记技术的帮助下,最终帮助李先生查出了困扰他频频发热的“凶手”——结核病轴大齿轮。无独有偶,一年前,51岁的华女士(化名)也因为多次发热找不出病因沈宋,在该技术的辅助下被确诊为结核。
2023年7月起,华女士发现,自己开始反复发烧,还伴有头痛和全身无力。最高的时候,她的体温高达39.8。在医院里,医生给她注射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多项检查。奇怪的是,华女士大部分检查结果均显示无异常,仅有肾脏功能指标异常和结核病免疫学检测(即“T-SPOT.TB试验”)结果为阳性,但T-SPOT.TB试验无法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目前感染:如果华女士以前感染过结核,哪怕痊愈了,结果仍会是阳性疲劳寿命。
此后,华女士完善了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等结核病相关检查,但均未能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苦寻病因无果后,华女士慕名来到了深圳市三医院。
2024年4月主轴,58岁的李先生也因为反复发烧半年找不到明确原因来到深圳市三医院,和华女士一样,他选择了深圳市三医院院长卢洪洲的“感染病名专家门诊”。
卢洪洲从事感染病诊治多年,见过大量与感染相关的病人不明原因发热案例,结合华女士与李先生的症状及T-SPOT.TB试验结果,他判断,二人感染结核的可能性最大。
据了解,为了提高结核病的检测水平,助力结核病的早诊早治产形齿轮,卢洪洲团队一直在研发新的结核病诊断手段。
在华女士的诊断上,卢洪洲应用了一种新型活菌代谢标记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参与到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特异性标记。
卢洪洲的助手、深圳市三医院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周泱介绍说:“这个探针能够特异性地‘咬’住结核分枝杆菌的糖蛋白,同时它还带有一条‘尾巴’,如果糖蛋白是活性的,就代表这个结核分枝杆菌是活的机器人,探针的‘尾巴’就会亮起荧光,灵敏度非常高重答张籍书。”
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医护人员在华女士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里找到了大量活的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肾脏功能指标,她被确诊为肾结核刘将孙,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从治疗起,华女士的症状就逐渐消失,肾脏功能指标也在好转。
今年4月,李先生也顺利确诊:他的血液中检测出大量活的结核分枝杆菌量针,目前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
卢洪洲表示:“这种检测方法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深圳市三医院在结核病诊断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希望将来这种方法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及诊断,提高我国结核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目前,深圳市三医院已经开设了“疑难结核诊断门诊”,为怀疑患有结核病但难以确诊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