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娱乐传媒

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

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 >

高洪太锣颤变 传统技艺的固守与革命

2024年-06月-15日 04:15字体:
分享到:

  句前帮人间词话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君琵琶君果吉人境庐诗草自序九音锣句后帮卡尔奈剧目“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高洪太”是武汉著名的铜响器制造业老字号,也是汉锣代表作,历史悠久,锣声洪亮,造型美观,在海内外很有声誉。

  然而高洪太家族的唯一传人高建军自从2000年离开厂里以后,进入了一家物业公司做管理,已有11年没有碰过铜锣。那是一份手艺,家族遗留下来,如今只有他一个传人。若不是几番诚意打动,高建军本不愿再提起家族的那些事,太过感伤。现在,“高洪太锣鼓”厂房虽在,辉煌却大不如前。只有那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在向世人证实,97年前,这个家族带给武汉的铜锣市场一段无法遗忘的冲击。本报记者 王晴 实习生 章成林

  1914年,高青庵借钱盘了亲戚的铜锣店,在他和弟弟高太安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取名“高洪太”。高青庵一直用心研究锣鼓定音,他定音制作的锣音质纯正响亮,很受顾客欢迎。

  提到武汉铜锣发展,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武汉就已经是全国铜响器的制作中心。汉锣与京锣、奉锣、苏锣一起,并称全国“四大名锣”。“高洪太”是汉锣中最响亮的一面旗帜,它的创始人名叫高青庵。

  光绪八年(1882年),高青庵生于黄陂高家河一户地主人家。12岁时到汉口舅舅家的锣店学艺,做学徒的日子一直持续了20年。1914年,舅舅的店铺经营状况不好,高青庵就回老家借出一笔钱,将店铺盘了下来,然后在他和弟弟高太安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组成店名“高洪太”。

  “按照家谱算,我伯爹应该叫高章洪,爷爷叫高章彩。”高建军是高太安的孙子,武汉话里,他叫高青庵为“伯爹”。当时的高家有些家底,是一个大家族,男丁都要在家谱中按照字辈留名。高青庵和弟弟都是“章”字辈。两人合计,四个名字里,“洪”、“太”两字作为店名最为响亮。

  那时的“高洪太”位于汉口长堤街262号(当时的门牌号),前店后厂自产自销。“节约资金,也可以随时加班干活。”高建军听父亲说过,伯爹买下店铺时留下了店里的伙计和老工人,工作线熟练不间断。那时,高青庵与高太安尚未分家,生意由兄弟二人一起经营。后来,由于在黄陂老家的田产需人料理,高太安回到了老家。生产、经营的担子落到了高青庵一人的肩上。“当时武汉还有很多锣厂,竞争力很大。”

  “高洪太”胜于其他锣厂多亏高青庵定音的特长。在舅舅店里学徒的20年里,高青庵一直用心研究锣鼓定音,他定音制作的锣音质纯正响亮,很受顾客欢迎。

  独自经营“高洪太”的时间里,高青庵也感觉到人手不够,但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聘请更多人来帮忙,加上每个锣都需要他来亲自定音,工作量着实不小。

  “他要求很严,宁愿少接单,也要保证铜锣的质量。”说到伯爹的经营之道,高建军称放到如今也值得创业者学习。铜锣制作时,并不是100%的纯铜,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金属锡。高青庵对于铜、锡纯度的要求极高,比例严格,绝不掺假。“那时没有机械,全靠手工制作,工具就是锤子和炉子。”也正因如此,高洪太铜锣的生产时间较长,产量也低。但只要定好工期,不论遇上任何意外,高洪太都会准时交货。生意好时,店里几个月就能接下全年的生产订单。“买锣就买高洪太”的口号也就是从那时传遍了江城南北。

  1936年,高洪太开张的第22个年头,高青庵有了更多资金,在长堤街的另一边买下一幢前面两层、中间三层的大房子(现长堤街1163号),聘来了更多技术高超的制锣师傅,生产规模扩大不少。除了普通铜锣以外,高洪太开始生产手锣、双光钹等三十多种铜响器。时年,高青庵已经54岁。

  经过反复试验,“高洪太”制成一种新锣,后起名为“虎音锣”,敲击时声似虎啸,响而不噪。随后,高青庵命人亲自送往梅兰芳剧团试用,对方颇为满意。此后,梅兰芳剧团的锣都在高洪太定制。

  高青庵唯一的儿子叫高明汉,他没有学习制锣手艺,反而从武,成为一名民间救火队成员。“高洪太”扩大经营以后,年过半百的高青庵还不能退休,依然坚持经营店铺。

  1938年,武汉沦陷,刚有些规模的高洪太遭遇到了巨大破坏。日寇由于军事需要,对于铜、锡的管制严格,许多铜器产业都停工,高洪太也陷入瘫痪。凭借前期赚到的一些家底,抗日战争胜利后,高青庵重新引进一批铜锡,生意再次恢复起来。

  “好在之前有些结余资金,‘高洪太’重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高建军也是从父辈中听来,高洪太生产恢复后,高青庵开始尝试各种新品,并将业务推向全国,专门派业务员到全国各地推销自己的铜响器,并结成分销店,给予对方提成。高洪太的锣质量高,分销店的老板也乐意向顾客推荐。

  1946年,高青庵接到上海乐器店“老德泰”老板居德隆的来信。“老德泰”是高洪太在上海的分销商店。信中说,梅兰芳剧团的乐师希望能买到一种模拟虎啸声的锣,用来在演出中配合老爷升堂时衙役呐喊,以壮声威。高青庵觉得,机会难得,如果能达到梅兰芳剧团的要求,势必能让高洪太声名大振,于是令高徒高永运潜心研制。高永运是高青庵从家乡带到汉口的,深得他的真传。

  经过反复试验,高永运终于制成一种新锣,敲击时声似虎啸,响而不噪。随后,高青庵命人亲自送往梅兰芳剧团试用,对方颇为满意。当时新锣不知怎么称呼,“老德泰”的老板便给这个新品种起名“虎音锣”。此后,梅兰芳剧团的锣都在高洪太定制。

  “做生意时总有那么一些机遇,如果能抓住,就能成功。”这是高青庵当时的话,确实如此,借着这个机会,高洪太在业界声望大增。更多知名剧团也前来定制铜锣,高青庵也被京剧界称为“制锣王”。“那时家里真是有钱,现洋都能装满大水缸。”高建军听父亲说,高青庵发家以后,将亲友都聚集在长堤街上,买了几处房产,大家族住在一起很是热闹。那也是高洪太祖业最为繁盛的时期。

  文革开始后,高洪太进入了困境。当时厂里分为“战斗队”、“联合会”两派。工人虽也上班,但生产时断时续,产品质量也严重下降。1979年,世界著名乐团指挥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中国访问,中央乐团决定赠送该团一面锣作为礼物。“高洪太”利用质优的口碑将活揽下,制作出一面直径1米的大抄锣。波士顿交响乐团在首都体育馆的首演式前,演奏团员敲响了这面锣,全场为之轰动,这也是高洪太铜锣第一次走向世界。

  高青庵的下一辈中,在“高洪太”工作过的并不多,高建军是现在唯一健在的一位。他的父亲高永铨是厂里的定音师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今年4月18日刚刚去世。

  高永铨是1950年进入高洪太的,1989年退休。工作的39年里,一直都从事锣的定音工作。“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定音是制锣中最关键的一步。高永铨的定音技术直接师承于他的伯父高青庵,加上个人爱好钻研,之后就独挡一面,被高青庵指定为高洪太的第二代传人。

  1956年,高洪太和当时另一家锣厂周洪太锣厂公私合营,合并改名为“武汉高洪太锣厂”,迁至洪山区石牌岭,74岁的高青庵担任了私方的厂长。不久,就淡出了管理层。1967年,高青庵中风,于第二年10月去世,享年86岁。

  1965年,全国第三次铜锣评比,高洪太手锣获了特等奖,虎音锣获了一等奖。当时由高永铨定音。这样的评比,后来又举行了多次,高洪太锣的成绩都居前列。“高洪太”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得到认可。但文革开始后,高洪太又一次进入了困境。

  与抗日战争时期不同,文革时,高洪太的生产困境来自于厂内部。当时厂里分为“战斗队”、“联合会”两派。工人虽也上班,但生产时断时续,产品质量也严重下降。高青庵去世以后,厂内越发混乱不堪。高永铨和高青庵的孙子高世琼一起合力保护着高家的祖业,出厂的所有锣鼓都必须经过他们的严格定音,绝对不让劣质品从高洪太的厂中流向市场。“不能让高洪太的牌子臭了,日后总有再重振的一天。”高世琼如今已经中风,高永铨也已经去世,但那段历史高建军听父亲提起过。文革过去后,厂内情况稳定下来,但生意大不如繁盛时期。而就在这个时候,高洪太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机遇。

  1979年,高洪太的第二次机遇到来。世界著名乐团指挥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中国访问,中央乐团决定赠送该团一面锣作为礼物。高洪太利用质优的口碑将活揽下,制作出一面直径1米的大抄锣。波士顿交响乐团在首都体育馆的首演式前,演奏团员敲响了这面锣,全场为之轰动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于是,波士顿乐团将锣带回了美国,这也是高洪太铜锣第一次走向世界。

  1983年9月,“高洪太抄锣”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在那次评比中,这是全国铜响器业唯一的获奖产品。“去领奖的时候我就在父亲身边,那个场面真让人永生难忘。”高建军说,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携锣回国和这个奖项的获得,使得高洪太名声大振。之后,美国音响专家伊丽莎白·科恩女士来中国,也慕名前来高洪太厂参观,并誉之为“世界一流的锣厂”。

  1985年,日本名古屋市长西尾喜武写信给时任武汉市市长,希望高洪太锣厂能为他们做一面世界最大的锣。锣厂工人历时近三个月,终于制成了两面,其中一面于1986年送往日本。这面抄锣直径143厘米,声似春雷,气势磅礴。名古屋市长十分珍视,并把这面锣取名“武汉”。另一面直径160里面的抄锣则至今依然放在高洪太锣厂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能批量生产的营销理念适应不了市场需求,高洪太一度陷入困境。由于坚持手工制作,高洪太采用按需生产的模式,先接下客户订单,计算制作所需的时间,然后进行生产。近几年,厂里产量较为稳定,每年都在40吨左右,产值只有三四百万。

  现在,高洪太锣厂依然在运行,工人们依然固守高青庵留下的理念,手工制作,保质少量。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能批量生产的营销理念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厂里的效益日渐衰落,一度陷入困境。

  2000年12月,房地产公司武汉洪发集团以1000万整体收购高洪太锣厂。2001年元月正式改名为“武汉洪发高洪太铜响器有限责任公司”。高建军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厂里,这或许也是他不愿再提起过去的原因,他说,现在厂里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嫡系传人,不再是以前的高洪太。

  现任武汉洪发高洪太铜响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朱汉桥,是武汉锣厂的老职工。在他的理解中,高洪太现在的所有工人都是从老厂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过程都没有任何改变,他们都曾经跟着高家人学习,至今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制锣手法,手工制作才是精华所在。

  朱汉桥说,洪发集团收购高洪太以后,有了资金和营销策略的帮忙,厂里效益好了一些。现在,对于国外市场来说,高洪太采用代理出口的方式,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台湾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的需求比较大。“那边剧团多,都需要铜锣。”而国内市场则由经销商负责,主要是福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沈阳、重庆等地,汉口也有一家。由于坚持手工制作,高洪太采用按需生产的模式,先接下客户订单,计算制作所需的时间,然后进行生产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近几年,厂里产量较为稳定,每年都在40吨左右。其中,出口占30%。“我们价格不高,每年产值只有三四百万。”

  这样的产值对于目前的高洪太锣厂来说,只能算是刚够经营。工人们工资不高,大约是一千多元,除去成本,刚好足够。订单多时可以小赚一点,不可能达到丰盈收入。“手工制作有局限性,订单接多了也做不了,只能维持这么多。”虽然经营得十分辛苦,但朱汉桥坚持不引进机械制作,固守传统。

  如今全国乐器制作行业之中,龙头企业是一家名为海平乐器制造公司的乐器厂,高家河锣厂便是海平乐器公司的前身。现在,海平乐器公司的工厂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生产占地面积有68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8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50万元;年产量200吨,占全国同行业之首,将曾经的行业老大高洪太远远甩在身后。

  朱汉桥介绍,高洪太的铜锣出口量不大,而如今全国乐器制作行业之中,龙头企业是一家名为海平乐器制造公司的乐器厂。据中国乐器协会主编的《乐器》杂志统计,海平出口海外的锣钹占到行业出口量的六成。然而,极少有人知道,海平器乐制造公司其实是高洪太的分支。

  1984年,高洪太锣厂退休职工高世春回乡过年,与高家河徐田大队党支部书记王长海一起,在徐田大队盖了三间临时厂房,当年9月28日,武汉市黄陂高家河锣厂正式开张。高家河锣厂便是海平乐器公司的前身。开始时,高家河锣厂借助高洪太的力量为其产品做加工,但王长海却十分懂得经商,他注意到与高洪太锣厂往来客商的信函,信函上面写有某地、某厂等字样,他亲自按照信函上的地址跑市场,将客户“挖”过来。

  1987年,王长海看到原材料价格偏高,就大量买进其它厂家的铜响器库存,或加工或转手,一下子赚了20万。有了这笔钱,他不仅盖了新厂房,还把工厂搬迁到黄陂甘棠铺镇。那里自古以来就以制锣闻名,有很多制作铜响器的匠人世家就位于此。

  2002年,王长海的儿子王志平接手高家河锣厂生意.2003年,海平乐器公司首次购进50万元的生产设备,此后,除了最后的打锣和定音工作依然由人工完成外,其他均由机械代替。真正拓展到国际市场上,王志平的弟弟王志军功不可没。大学毕业后,王志军在一次国外举办的中国商品交易会上帮海平乐器公司成功签下5万美元的订单。

  王家兄弟十分注重国外市场的开拓研究,主动生产适合各国的产品。德国人喜欢在用餐之前鸣锣示意,王志平就做出特质的“吃饭锣”,每年销售量达5万多欧元;中东国家的医生会用锣来治病,王志军研发出“勾边锣”······

  现在,海平乐器公司的工厂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生产占地面积有68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8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50万元;年产量200吨,占全国同行业之首,将曾经的行业老大高洪太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海平乐器公司的崛起,朱汉桥十分明白,但并没有打算放弃固守传统的思路。“真正的行家还是会要我们的锣。”朱汉桥坚信,现在高洪太的客户都是专业需求者,来不得半点马虎。虽然达不到太多盈利,但至少不会让客户失望。“高洪太的铜锣都是优质品,这是一种传统工艺。”

  然而,如今这种传统工艺已经逐渐走向末路。高洪太现在的工人都是年过40的中年人,钱少、辛苦,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前来学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问及未来的展望,朱汉桥摇摇头,他也不能保证高洪太还能走多久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对于未来,他没有想过。

  对于高建军来说,高洪太已经不再是一座厂房的问题,家族的手艺只到他为止,没有后来人。“我的下一辈里没有人学习这门手艺,嫡系的工艺到我这里就算结束了。”2007年,高洪太铜锣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建军是第三代传承人。

  相比“英雄迟暮”的高洪太锣厂和高家工艺,后来居上的海平乐器公司却依然在雄心勃勃地吞噬着铜锣市场,越来越多的成就超过了前辈的历史。2008年,海平乐器公司制作出一面直径达1.86米的手工打制铜锣,敲响时余音达8秒之久,取代了高洪太1.6米的抄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锣。同时,海平乐器旗下的产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以及各种营销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

  长江商报:你知道海平乐器公司吗?现在铜锣业的龙头老大,曾经是高洪太的一个分支。

  高建军:我根本没有听说过。但是,高洪太嫡系的传人只有我一个了,不论是现在的洪发集团高洪太公司还是海平乐器公司,都没有我们高家留下来的最初工艺。

  高建军:父亲一生研究铜锣制造,在伯爹的基础上发明了许多新品,他有过一个得意门生,是唯一继承高家工艺的外姓人,但这位高徒已经去世了。

  高建军:不,是关于铜锣的发展史,但里面有章节详细记载了高洪太铜锣的制作奥秘。有人找过我,想出版那本书,但我没同意,这是属于我们家族的财富,我不想公诸于世。

  高建军:说实话,我十分痛心和难过。最初的高洪太已经不在了,以后也只会留在回忆中。

  高建军:现在政府已经开始保护最初的高洪太铜锣,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可惜我之后没有了传承人,我自己的孩子对此不感兴趣,我也不想强迫。这份工艺就作为一份永恒的遗产,留在父亲的那本书中,以后传给下一代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地  址:这里是您的公司地址

电  话:XXXXXXXX

传  真:XXXXXXXX